中小企業是我國企業中數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業群體,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基礎,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是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是關系民生質量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戰略任務,具有全局性和重要的現實及長遠意義。
中小企業貼近市場,活躍在市場的各個領域,與市場有著天然的聯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礎。大量中小企業不斷創立、發展及退出的過程,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任何企業在創立、發展以及退出的過程中,都會伴隨著一系列的法律問題。中小企業因其局限性,常常不能很好地解決企業設立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法律問題,甚至很多糾紛的發生都是緣于對法律規定的生疏或不了解,突出表現為法律意識模糊、產權不夠清晰、治理結構不規范、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風險防范機制不健全等方面,故而有效規避風險和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較弱。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中小企業的發展,甚至危及企業生存,難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和新要求。因此,增強中小企業的法律意識,提高中小企業利用法律知識防范和應對風險的水平,對提升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競爭能力、促進中小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幫助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有效地解決設立、發展及日常經營中面臨的法律問題,我們委托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根據其在企業法律服務中遇到的常見問題和案例,編寫了《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法律問題百問百答》,希望能夠給予中小企業切實的法律借鑒和支持,幫助中小企業依法經營,有效地防范法律風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也為新形勢下有關部門和單位研究中小企業法律問題提供參考。在此,對北京高文律師事務所在編寫《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法律問題百問百答》過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謝!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局長
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法律問題百問百答目錄
3、公司法定代表人能否自行決定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擔保?
10、什么是“隱名股東”?
11、股權代持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12、公司股東分紅以及認購新增資本是否可以不按出資比例進行?
13、初創公司的股權結構如何設置才合理?
14、公司股權轉讓是否可以約定條件?
15、公司股權轉讓過程中有何法律風險?
16、“股權轉讓”與“資產轉讓”有何區別?
17、股東可以憑借知識產權作價出資嗎?
18、認繳股東在認繳期限內投資未到位時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19、公司的章程對外有效力嗎?
20、公司印章分哪幾種?分別有什么用途?
21、“企業名稱權”與“商標專用權”有何區別?
22、訂立合同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3、合同履行過程中應注意哪些事項?
24、合同終止與合同解除的區別是什么?
25、遇到合同欺詐該怎么辦?
26、合同中的定金、訂金、違約金、預付款的區別是什么?
27、公司派發的宣傳資料構成要約還是要約邀請?
28、網上簽訂合同有效嗎?
29、摁手印和簽字的合同是否都成立?
30、合同上沒有加蓋合法、有效的公章,但有法定代表人簽字,合同是否有效?
31、收取定金后不履行合同,只退還定金就可以嗎?
32、哪些情形下的合同可以撤銷?合同被撤銷后,給對方造成的損失要賠償嗎?
33、合同轉讓沒有經過抵押權人同意有效嗎?
34、企業變更/合并/分立后,以前的合同是否還要履行?原債務應由誰來承擔?
35、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都無效嗎?
36、企業如何參與政府采購?
37、賣方交付的貨物與樣品不一致怎么辦?
38、沒有按約定時間提貨而導致貨物損毀的,損失由誰承擔?
39、什么樣的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40、借款合同沒有約定還款時間怎么辦?
41、債務人沒有履行能力,債權人應該怎么辦?
42、債務人欠款不還并低價轉讓資產,債權人該怎么辦?
43、沒有借條如何討債?出具或持有欠條、收據,應注意什么問題?
44、發票能否作為付款憑證?
45、誤付款到別人的賬號,對方不返還,怎么辦?
46、債務人失蹤了,債權人該如何催討其所負的債務?
47、債務人去世后,其遺留的債務該由誰來承擔?
48、什么是債權債務的訴訟時效?超過訴訟時效時有什么法律后果?債權人該如何處理?
49、如何延長到期債務的訴訟時效?
50、聘請討債公司的法律風險是什么?
51、企業間的融資有什么風險?
52、企業債務重組的方式有哪些?
53、應收賬款的法律風險控制與防范應注意的法律問題是什么?
54、企業如何選擇爭議解決的方式?
55、企業上市面臨哪些法律風險?
56、公司對外擔保有哪些法律風險?
57、股東間股權形成的債務由公司擔保是否有效?
58、借款人向P2P公司借款有什么法律風險?
59、境外投資會有什么法律風險?
60、企業如何在不同階段防范刑事法律風險?
61、企業掛靠經營時如何控制法律風險?
62、公司證照被他人非法占有后,股東有何救濟途徑?
63、公司營業執照被吊銷后,股東義務是否就此履行完畢?
64、非企業人員是否可以按照職務侵占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
65、用虛構的公司名義買賣貨物并騙取貨款的行為如何認定?
66、公司解散與清算的聯系和區別是什么?
67、公司解散后的債權債務如何處理?
68、公司已進入清算階段能否起訴追索欠款?
69、公司注銷后遺漏債務如何處理?
70、營業執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如何確定當事人?
71、什么是侵犯專利權行為?都有哪些類型?專利侵權應負哪些法律責任?
72、職務作品著作權歸誰?
73、作者死亡后的作品著作權如何行使?
74、商標無效的情形有哪些?法律后果是什么?
75、商標侵權有哪幾種表現形式?
76、商業秘密的構成包括哪些要件?
77、企業使用明星電影海報做商業宣傳,除需要取得電影制片方著作權許可外,是否還需要取得明星關于肖像權的授權?
78、企業官方網站、微信、微博上使用了他人享有著作權的圖片,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應承擔何種侵權責任?
79、企業的哪些收入為免稅收入?
80、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哪些支出不得扣除?
81、哪些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
82、“營改增”后不能抵扣的發票有哪些?
83、找人虛開增值稅發票有什么法律后果?代人虛開增值稅發票有什么法律后果?
84、外貿企業與他人簽訂虛假購銷合同,購買、虛開增值稅發票,以達到出口退稅的目的,涉案單位及人員有何法律風險?
85、企業收取現金收入不入或少入賬,存入小金庫有何問題?
86、企業應在何時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企業與勞動者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有何風險?
87、試用期是否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試用期工資是否有最低標準要求?
88、試用期期間企業是否應給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
89、勞動合同中未約定勞動報酬如何處理?
90、企業制訂規章制度應履行哪些程序?規章制度如何對勞動者產生約束力?
91、企業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應當通知工會?
92、企業與勞動者可否約定解除勞動合同條件?
93、針對企業高管或核心技術人員離職后帶走公司資源和商業秘密的情況,企業應當如何避免?
94、企業能否強迫勞動者加班?
95、勞動者未經企業批準自愿加班能否要求支付加班費?
96、勞動者違反專項培訓服務期約定是否需要支付違約金?
97、企業未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勞動者發生工傷后企業如何承擔責任?
98、企業能否與在孕期嚴重違紀的女職工解除勞動合同?
99、勞動合同終止后企業是否應支付勞動者補償金? 補償金的支付標準有哪些?
100、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的區別是什么?